人们在社会中害怕错过并融入社群,这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与生俱来的特性。人们在表达观点或做某件事时总试图从所处的群体和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者以避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社会所排斥会使人感到孤独◆■★◆◆★,人们对被孤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
(一)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人们在表达观点时会先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优势”意见时,就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意见时★■■★◆◆,就倾向于沉默或附和。
人们判断意见环境的主要信息源有两个:一是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为强大◆★■。诺依曼认为,大众传播对人们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多数媒体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类似性(共鸣);2.同类信息传播在时间上的重复性持续性(累积);3.信息传达范围的广泛性(遍在)。通过共鸣◆■★、累积★■◆、遍在,大众传播在营造意见环境方面具有强大最响力◆★。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大众传媒仍然在通过互联网媒体发布信息◆★■◆◆◆,制造意见气候,并对公众舆论产生着引导作用。另外,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意见领袖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也在左右大多数人的态度倾向,从而推动意见气候的形成。
为了避免被孤立★■★★,人们努力评估舆论风向和意见气候,即人们利用自己的准统计感官感受多数意见,这种评估会影响人们在公开场合的意见表达。但是个人的准统计感官是有限的,有时会产生错误评估■■★★■◆。
(三)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安全感或压力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疾呼”,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意见——舆论的产生。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传播媒介的“共鸣效果”、“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对意见气候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发布出来的观点通常被赋予权威性和可靠性★★■,这使得个体对媒体传达的观点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从而使得大众媒介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时经由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能并非社会上的主流意见◆★,也会被人们误以为是主流观点进行传播。
1972年,在联邦选举大选中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了这种“最后一分钟动摇的人”的情况——出现在获胜预期逐渐占据优势的一方。
德国民意研究专家伊丽莎白·诺尔·纽曼(伊丽莎白·诺伊曼)于1965年在一次大选的民意调查中发现了★◆■★◆“最后一分钟跟进■★◆”现象■★。1974年,她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并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虽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时代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准统计感官能力和意见气候的压力仍然存在,只是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环境下仍然存在★■★◆。
1965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与社会的民意测验与最后的选举结果的差异性——出现“最后一分钟的动摇◆■◆”的人。
3■■★◆■.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种◆■■◆◆★“强大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而且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互联网的匿名性减少了人们面对群体的压力◆■■◆◆,为受众带来安全感◆■★★。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用面对来自多数意见群体的压力,这就增加了少数意见群体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愿。人们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过多考虑被社会孤立的后果。当不同群体的诉求同时发声,就会产生意见的碰撞,声量对等时就会产生两个意见场★■■★,即双沉默的螺旋。
(二)被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所以容易被人们当作优势意见所认知。
舒尔茨等人认为新媒体时代使人们对于周围意见环境的感知更为方便和精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点赞、评论等功能使人们更容易察觉到多数意见和舆论走向,使人们的准统计感官更为准确。
“沉默的螺旋■★◆◆■◆”假设(显示出来的支持新政策的势力强于实际情况■◆,而反对派的势力则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弱。这样的现象不断自我循环,一方大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另一方可能◆■★◆“吞★■★■■◆”下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从而进入螺旋循环——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是诺伊曼先前受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的启发想到的——有一天她遇见了戴基督教民主联盟徽章的女学生,但是在中午的时候,她就没有继续戴着那个徽章了。1971年的民意研究机构阿伦斯巴赫的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民意测验的问题形式)开始尝试捕捉沉默的螺旋现象■◆;在这项调查中◆■■★◆,诺伊曼发现了人类的一项新能力:感觉意见气候的能力。
随后■★◆◆,在1973年、1974年的一次又一次的“坐火车测试”的研究分析中表明★◆“有获胜保障的一方滔滔不绝,而可能失败的一方趋于沉默”。(意见气候变化对于个人表达的影响)
2■◆■★★◆.它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 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呢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
5★■.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公众观念。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表述最早开始于 1974 年诺伊曼的一篇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是为了试图解释1965年大选产生的疑问——即使人们的选举意图没有改变,但估计某一方获胜的人还是会增多。理论核心观点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多数人一般会避免因固执己见和与众不同而受到孤立。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一致时■■,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将会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相左时,会倾向于保持沉默■◆■■。其结果是:劣势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形成强势意见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恰似一个上大下小的螺旋发展过程。
◆★“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从众心理是人的社会天性■◆★■◆◆,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或改变。互联网的匿名性只是为人们提供了隐藏身份的工具★◆■◆,但身处互联网社会中◆■★■◆◆,人们仍然有被攻击的风险。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少数意见群体时,为了避免被攻击和孤立,往往会选择沉默或对多数意见进行附和■■■◆◆★。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受众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利和渠道,这意味着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加之意见领袖和中坚分子的存在■◆■★★,加大了公众意见的声量★◆■★■,大众媒介的权威性有所降低。持有少数意见的群体可能会对持多数意见的群体产生重大影响,扭转舆论走向◆★,反过来迫使媒体沉默或影响媒体议程,形成反沉默的螺旋◆■。
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作用的前提和要素依然存在,其作用机制也仍然有效。因此,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环境下仍然存在。
在1972年,阿伦斯巴赫调查机构做出了一项■◆“坐火车实验◆★”,结果表明,表现出更愿意表达自己观点的那一阵营往往更强势,并且以此来影响他人,使他人追随更强势的或不断壮大的大部队。
一方的沉默导致另一方意见的增势■◆◆◆★■,越来越多的人迫于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的人沉默或改变态度追随优势意见。
1★■■◆■.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
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强大效果,认为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经由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但是却忽视了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寻求与大众传媒平等的双向交流,而不是被其操纵和控制。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中主观能动性增强,舆论环境中也因此产生了多元意见,不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单一意见环境。